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 |
老中医推荐治疗中老年耳鸣有效偏方
治疗中老年耳鸣有效偏方:
①先通过冥想和缓慢的身体运动,令双手有明显的发热、发胀感。
②将双掌心对准耳孔,贴紧双耳,呼气时掌心向耳朵下压,吸气抬离,如此反复36下。再将双掌掩盖住双耳,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贴在后脑壳处,然后轻轻敲击脑壳,可听到像敲鼓一样的声音。缓慢敲击36下即可。
耳鸣是一个很令人困扰的疾病,而且病程愈久,治疗起来就越困难。究其原因,耳鸣刚开始的时候,声音一般来自于内耳毛细胞,也就是产生听觉的细胞,由于内耳受损,耳朵里的毛细胞就会产生耳鸣的信号,然后传输到大脑,患者就感觉到了耳鸣。但时间一长,耳鸣往往就和耳朵没有太大关系,或者说耳鸣主要不再来源于耳朵了。
这是因为时间一久,大脑会对耳朵产生的耳鸣声音产生记忆,在脑袋里建立起一个神经反射,最终即使耳朵原发疾病已经痊愈,耳朵不再传来耳鸣的信号,但大脑里却仍然存在着之前耳鸣的记忆,像个录音机一样把将之前耳鸣的声音在脑子里循环播放,形成“脑鸣”。
在“很老很老的老偏方”系列书第二册(《很老很老的老偏方,女人烦恼一扫光》,第221页:《耳鸣不止,听音乐治好》)中,曾经介绍过“听音乐,治耳鸣”的方法,其实质是一种“蒙蔽疗法”,目的是淡化脑袋里的耳鸣记忆,使之渐渐消失。不过这种方法,一般需要坚持半年以上才能见效,临床上患者往往不能坚持下去。而采用这种鸣天鼓的方法,根据我的实践,如果患者能够配合的话,往往能在一两个月内见效。病程短些的,甚至一两个星期见效也是有可能的。
我曾用这个方法治好不少耳鸣患者,周女士就是其中一个。周女士57岁,是一名退休干部,两年前由于亲人去世,情感低落,一年前她的右耳无缘无故开始耳鸣,于是去耳鼻喉门诊就诊,诊断为“感音神经性耳鸣”。她的耳鸣在夜间尤其严重,白天时也偶尔可以听到“嗡嗡”声,曾服用过多种中西医药物,也未见好转。后来,周女士来到我的门诊,由于她住的地方离医院很远,所以我建议她采用鸣天鼓法来自行治疗。
读者可能听说过鸣天鼓法,不过,这里讲的鸣天鼓有点不同,需要融入一定冥想法和身体运动来做“引子”。不过方法也不复杂。
第一步,预备放松:坐姿或卧姿,以自己能够舒适、放松为度。闭眼,全身放松,尽量排除杂念,冥想“听力正常,耳鸣消失”,时间约2~3分钟。
第二步,意守丹田:两手掌上下相搭,掌心相对,隔约10厘米的距离,两掌均如托球状,意念集中于小腹处,想象那里有一团“火”,缓慢呼吸,吸气时把气吸到小腹处,令这团“火”烧得更旺。这样做5分钟。
第三步,双手做分合动作。如果时间长了,或者比较敏感的人,经过以上的步骤后,会感到小腹发热,双手掌有一种发胀发热的感觉,此时再将双手掌慢慢分开,分开时吸气,呼气时合拢。细细体会双手掌发胀发热的感觉。如此分合9次即可。
经过以上的练习,此时双手会有明显的发热、发胀感,接下来正式进入鸣天鼓法,将双掌心对准耳孔,贴紧双耳,呼气时掌心向耳朵下压,吸气时抬离。如此反复36下。再将双掌掩盖住双耳,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贴在后脑壳处,然后轻轻敲击脑壳,可听到像敲鼓一样的声音。缓慢敲击36下即可。
明眼人应该可以看出来,我这里讲述的鸣天鼓法,实际上是以气功为引子。要知道鸣天鼓据说由唐代汉钟离所发明,记载于《援生四书》。汉钟离,名权,字云房,京兆成阳(今属陕西)人,传说为八仙之一,是气功家,传说其气功功法传自于吕洞宾。一般文献介绍的鸣天鼓法只是将双手掌搓热,放在耳部,然后叩击后脑壳。但如果知道鸣天鼓的来源,就能够明白,如果该法是一位气功师发明的,又怎么可能没有气功的训练作为基础呢?
周女士按上述方法自行回家练习,每天均坚持一次,每次约花20分钟左右。两周后,她打来电话告诉我说耳鸣开始减轻,一个多月后,她的耳鸣已完全消失了。
鸣天鼓这个方法也挺难用现代科学机制来解释,不过其操作方式与西医治疗慢性耳鸣颇有相似。西医目前治疗慢性耳鸣,一般认为需要采用习服疗法,习服疗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:第一,蒙蔽(如以前介绍过的听音乐,就是一种蒙蔽疗法);第二,松弛训练;第三,转移注意力;第四,心理调节。而本文介绍的鸣天鼓法,其实与西医习服疗法的第二、三、四条均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冥想、放松与习服疗法中的第二条“松弛训练”是一致的;意守丹田、体会双手掌发胀发热则与第三条“转移注意力”相符;练习完毕后,患者一般会觉得全身放松,头脑清醒,心理上会有明显的良性调节效果,这自然就符合第四条“心理调节”的要求。
需要说明的是,西医这个习服疗法,其科学机制也不是解释得很清楚,中医这个鸣天鼓法,原理更加不好用现代术语描述,但起码在慢性耳鸣这个病上,中西医殊途同归,走到了一块,医学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!
相关文章
-
无相关信息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发表评论